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中考什么乐器可以加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什么乐器可以加分?
钢琴,
小提琴
,中提取,大提琴,
手风琴
,芭蕾舞,美术等都可以给中考加分。这个要和当地政策做比较 有些地方没有这些的 。钢琴6级以上才可以加分,其余的要八级才能加分。加分最多只能加20分。这只是对考艺术特长生的考生才会有用的。
艺术特长生是指在艺术的某个领域(舞蹈、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才能比较突出的考生,不管是小学升初中,还是初中升高中,还是升大学,都是允许有艺术特长生招生的。
中考加分乐器有很多,如钢琴、小提琴,
二胡
,吉他等乐器,但是乐器具体获得几级证书可以加中考分,这些问题是需要各位初中生自己进行了解的。
扩展资料:
报考流程
1、报名:关注省市及各校发布的招生办法和招生简章。
2、专业测试:分为省统考和院校校考两大类。各省市会有不同规定。
3、签订协议:测试合格的考生要同学校签订协议,录取时享受相应优惠。
4、名单公示: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集中在
阳光高考平台
上公示。
5、填报志愿:一般要选择签订协议的高校作为
第一志愿
学校。
6、高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进行文化课测试。
7、录取:对艺术特长测试合格、经报考学校确认的考生,有关省级招办可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但不低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特别优秀者,经省级招办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艺术特长生

民乐器加分有什么要求吗?
乐器加分的高考政策
在高考中,部分乐器的学习与表现确实可以为考生带来加分的机会。以下乐器种类通常可以参与高考加分:
一、传统民族乐器
1. 古筝
2. 古琴(又称七弦琴)
3. 琵琶
4. 二胡
5. 笛子
6. 扬琴等
这些传统民族乐器,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高考中往往能得到额外的加分。考生通过展示其对这些乐器的熟练演奏,可以体现出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艺术修养。
二、西洋乐器
1. 钢琴
2. 小提琴
3. 吉他(古典吉他为主)
4. 手风琴等
西洋乐器在高考中也常被纳入加分项目。考生通过演奏这些乐器,可以展示其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和技艺。特别是在音乐类专业的高考中,西洋乐器的演奏水平往往成为评价考生的重要依据。
三、其他特定乐器
除了上述乐器外,部分地区的特定乐器,如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也可能被纳入高考加分项目。这些乐器的演奏往往融合了地方文化和传统,对于体现考生的文化素养和特色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哪些乐器可以高考加分,以及加分的幅度,可能会因地区和年份而异。因此,考生在准备高考前,最好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同时,乐器的加分通常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演奏水平,因此考生需要付出努力,提升自己的演奏技能和文化素养。
大淄博

高考学什么特长加分(最好是乐器)
高考乐器特长不加分啊。
加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增加20分
应届高级中等
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有下面几类:高考加分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
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和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获前六名以及参加上述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均须经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统一认定。
增加10分
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优先录取
退出高考加分政策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以及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录取。
加分政策还对退役军人的加分投档作了明确规定: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2014年9月3日,牵动万千家庭的高考改革实施意见出台了。纵观此次改革方案,不仅涉及理念、方向,而且涵盖了教学内容、招生政策、录取方式等具体方面。不分文理科、取消特长加分、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等,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
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值得期待的亮点不少。方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并明确指出,"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这对于像湖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而言,无疑是利好。每年高考,湖北、山东、河南等地的考生都需要削尖脑袋,考出奇高无比的分数,才能上一所像样的大学,甚至不乏高分掉档的现象。而在某些地区,上线率、录取率就高出很多。这种考生人数和录取比例上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分数竞争上的残酷只会再次推高应试教育。保证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考验着一些高校招生能否突破属地观念,一些地方能否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此外,"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写入改革方案,恰恰是从制度层面来缩小因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公,一定程度上缓解"寒门难出贵子",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的担忧。在特长加分上,方案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这无疑是击中加分乱象的软肋,让花钱买分、找关系加分失去土壤。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