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发布时间:2025-05-14 13:12:28 | 大淄博

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关于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政策的回答如下: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转专业:

(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这种情况一般要求你大一第一学期绩点高,成绩好。学校会有转专业机会,需要面试。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四)本科学生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的。

(五)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少量学生专业的。

扩展知识: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简称"北化"(BUC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高校,是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

学校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化学工业部领导。建校的目标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 大淄博

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同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朝阳、海淀和昌平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设有17个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7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00余人,研究生8600余人(其中博士14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50人。

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北京化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一、北京化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北京化工大学不是985大学,是211大学,该校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331人,研究生7055人(其中博士95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留学生358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 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0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教学名师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8人(其中在岗29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1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9人。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5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 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7 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 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 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4 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 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经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1年以来,学校已有27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引智基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入选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中仅有的3所“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业院校之一。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18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6.24亿元,获专利授权419项,鉴定成果9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校坚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权”改革。建设有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约3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成立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5个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庆、沧州、嘉兴、济源等地成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200余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登陆入口地址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

北京化工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在哪里

北京化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电话

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电话 ;

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

北京化工大学是985吗

不是北京化工大学是211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化,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创建于1958年,位于北京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是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该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建校的目标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81年11月,成为首批国家批准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

据北京化工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者1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69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者5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7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8人。近年来,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不断涌现,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另外,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聘请了包括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各类名誉学衔和兼职教授。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化工大学转专业容易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