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吗?

发布时间:2025-05-22 05:05:41 | 大淄博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

哪4所师范大学最好?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无论在何处都能受到人们的尊敬,教师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被淘汰的职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从师范类毕业的学生就业也相对比较稳定,就业方向也广泛,近些年来,师范类院校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每年都受到考生的热门追捧,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我国“师范专业”最好的4所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很高,能考上基本上不用愁就业,一起来看看吧!

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是国内最顶尖的教育类知名学府,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北京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为社会以及教育界培养出了大批量的优秀人才,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都很高,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的“领头羊”,也是无数拥有教师梦想的学生的理想殿堂。

2、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师范领域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大学,该学校不少学科在全国都能排进前十名以内,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华东师范大学各学科在全国的名次很靠前,实力非常强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那在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影响,每年都受到许多考生的热门追问,华东师范大学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市,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很好的与国际化接轨,这一点是其他师范类院校不能难做到的,而且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也很高,毕业后基本不用愁就业问题。

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华中师范大学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厚,综合实力非常强悍,该学校也是很多考生向往的。

4、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位于吉林长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东北地区最好的师范院校,社会认可度极高,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在国内属于顶尖级的,仅次于北师大和华中师范,东北师范大学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极高,而且学生留学机会也比较多,也是非常值得报考的一所师范大学。

以上这4所就是国内师范专业最好的师范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很高,能考上其中一所都是非常有福气的。对于这几所师范类院校,你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

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吗?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有校本部、长清校区、北校区三个校区,约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建校55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 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尤其是科

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2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122个。64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5个,师范非师范性质兼有的专业8个,非师范专业41个),是国务院、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 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20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万册,有中外文期刊 6000种,电子图书 21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学校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学校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附设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等14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设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有6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进入山东省“十五” 重点强化建设工程。3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编辑出版《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山东师大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253名,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教授、研究员2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70多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2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48人,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 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7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另外,学校聘请 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4项,获奖总数及层次位居省属高校首位。自2003年以来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考博士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0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项目 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项,国家攻关项目 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 2400多万元。2004年被SCI收录科技论文108篇,居全国高校第67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3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 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 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
不是!!!!!

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

西北师范大学是211院校吗?

西北师范大学 不是 211大学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 985大学 ,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211工程 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 开始实施。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由。 北京师范大学 对口支援。

学校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 西北师范学院 ,1941年迁往兰州。 抗日战争 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1958年由教育部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 甘肃师范大学 。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规模

西北师范大学的办学规模相当强劲,办学条件也十分优良,目前,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541.8亩、生态实训基地2272.5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0.7万平方米。各类文献资源332.3万余册。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为所有的在校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服务。

师资力量

作为一所 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也是十分强大的,不仅结构合理,而且素质优良,目前共计教职工219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33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2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62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917人。其中专任教师1344人,教授(研究员)30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9人。博士导师162人(含校外兼职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122人(含校外兼职导师393人)。

教学建设

学校连续五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7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此外,西北师范大学还设有附属教育集团,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 、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广播电视编导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美术学

甘肃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丝绸之路 文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负责对本地高校毕业生开展线下集中培训。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 一级学科 博士点,教育博士1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9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学科在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进入B类等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心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文物与博物馆、工程、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艺术、工商管理

省级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培育)、环境科学与工程(培育)、环境科学与工程(培育)

馆藏概况

截至2015年5月底,该校馆藏各类图书文献资料370.9万余册(盘),其中纸质资源171.7万册(图书馆128.1万册,各学院资料室43.6万册),电子图书53.4万种(册),其他各类电子资源(折合图书)146万册。馆藏古籍文献10万册,其中古籍善本500余种7700余册,中华再造善本1341种1.34万册,百年以上西文原版图书340余种。经全国珍贵古籍普查,本馆共有22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3种古籍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 大淄博

西北师范大学校徽和北京师范大学同根同源,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两校校徽采用同一主题元素,标志物为“木铎”。“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 《论语》 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一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