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3 14:28:54 | 大淄博
山东省各大学学校代码如下:
10422山东大学
10423中国海洋大学
10424山东科技大学
1042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0426青岛科技大学
10427济南大学
10429青岛理工大学
10430山东建筑大学
10431齐鲁工业大学
10433山东理工大学
10434山东农业大学
10435青岛农业大学
10438潍坊医学院
10439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10440滨州医学院
10441山东中医药大学
1044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443济宁医学院
1044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
10448德州学院
10449滨州学院
10451鲁东大学
10452临沂大学
10453泰山学院
10454济宁学院
10455菏泽学院
10456山东财经大学
10457山东体育学院
10458山东艺术学院
10904枣庄学院
10908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1065青岛大学
11066烟台大学
11067潍坊学院
11323山东水利专科学校
11324山东警察学院
11510山东交通学院
11688山东工商学院
11827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4100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大学专业及代码
1、经济学类
经济学020101、财政学020201K、金融学020301K、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
2、理学类
应用化学070302、生物技术071002、化学生物学070303T
3、工学类
工程力学080102、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1、通信工程08070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物联网工程080905、土木工程081001、水利水电工程081101、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1、生物医学工程082601、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2、本科一本生物工程0830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2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03T
医学信息工程080711T、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5T、生物制药083002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0T、机器人工程080803T、网络空间安全080911TK、人工智能080717T、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081009T、储能科学与工程080504T、密码科学与技术080918TK
4、医学类
临床医学100201K、口腔医学100301K、预防医学100401K、药物制剂100702、临床药学100703TK、智能医学工程101011T
5、管理学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院校代号
华南理工大学 的代码是1056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工”,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 双一流 ”、“ 211工程 ”、“ 985工程 ”,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历史
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 中山大学 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
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
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 广州大学 理工学院合并而成。
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 清政府 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建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50年改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筹建 华南工学院 。
1952年,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正式组建,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 湖南大学 、广西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 武汉大学 )、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
1962年,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学校在 文革 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响,1970年被拆分成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1978年2月,学校(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2005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503人,其中专任教师24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含双聘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院士10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人。研究生导师19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8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28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8个国家特色专业,9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建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工商管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电站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生物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知识产权、运动训练、商务英语、传播学、生物技术、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工程、环境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制药工程、电子商务、车辆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广告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产品设计
学术科研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文科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6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机构等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8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广东高校首位。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三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分别是“中央空调末端环境温度与冷源负荷远程调控方法及系统”、“一种低噪声窄线宽高功率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和“一种微细沟槽管多级拉拔制造方法”。
2012年专利申请量为172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954件;2009-2013年共获13项中国专利奖;被授予“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是学校获得的第3个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使得学校成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多的单位。此外,华南理工大学还有17项成果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成为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最多的单位。 大淄博
合作交流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与国外200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33%毕业生前往海外知名大学深造;有20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每年800+海外学者来到华园进行讲座、授课和科研,每年100+学分课程由国际学者合授。华南理工大学是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ACNET-EngTech)、中英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UCEER)等国际高校联盟成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校区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与牛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不少于20所世界一流高校联合。
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
2019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方向)硕士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