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多个文科专业或成“高危”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安徽: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多个文科专业或成“高危”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多个文科专业或成“高危”吗?
多个文科专业或成“高危”吗?这是不少人关注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专业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专业也被贴上了“红牌专业”、“黄牌专业”等标签。
麦肯锡
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红牌”专业有6个,其中文科专业占4个。“红牌”专业包括:
应用心理学
、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美术学。所谓“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人数较多、就业满意度较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四年前,这些专业还是最受欢迎的专业,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急剧变化,这些专业在的很多高校都是冷门的。这使得这些专业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专业前景也越来越黯淡。
文科专业人才受到冷落,这些专业如何生存和发展?这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这些专业是否真的这么没用,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多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却是事实。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而毕业后能找到符合自己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这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不仅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极大的浪费了教育资源。这也为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启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多了解和分析自己想要选择的专业,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找到
归属感
、安全感和自豪感,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
总的来说,文科专业,也是需要发展的,但这一领域需要大量的人才,如果没有人才,盲目发展是不行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全面的人才,而专门的人才如果有可能,也要尽量全面发展,要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河北省教育厅最新统计,什么专业就业率低?
一、生命科学类专业
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因技术、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等快速发展,生命科学正在不断的创造奇迹。不过,国内生命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吃香,甚至就业困难,尤其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就连985大学也不例外。
二、法学类专业
2007年开始,法学专业都是每年就业率相对较低的“红牌”专业,实际上,并不是说市场不需要法学的毕业生,而是对于法学毕业生的要求太高了,要么通过法考,要么拥有更高的学历,因而,大部分的毕业生都难以达到标准,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不能对口就业,以至于法学专业连续十多年都是最不好就业的一类专业,即使是985大学同样如此,例如2018年人民大学本科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就90.4%,只比环境类、物理学等专业高一些。
三、环境类专业
环境类专业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专业,但综合而言,环境类本科专业的就业情况都不容乐观,即使是985、211等名校,环境类专业的就业率也很低,例如2018年人民大学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便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前者就业率仅72.73%,就业率很低。
四、化工类专业
化工行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相当大的行业,包括了生物化工、环境工程、材料、制药等领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行业对于化工人才都有需求,然而,化工类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例如2018年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本科就业率也就只有95%,2018年哈工大化工学院本科就业率也只有94.86%。实际上,化工类专业就业率低并不是因为难就业,而是因而很多化工厂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很多人不是不能就业,而是不想就业。
大淄博
志愿填报指南:怎么看红牌专业?
2012年高考已结束,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高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高考填报志愿相关信息以供查询:
专家:红牌专业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 报考时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成了就业冷门
考生报考时不用刻意回避,可结合本省及目标院校的情况具体分析
判断专业是否适合考生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施彩英
红牌专业难就业,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是否要刻意回避?
考生在参考红黄绿牌专业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报考时,应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昨天,记者采访了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她说麦可思发布的红黄绿牌专业是全国的情况,是一个趋势,在报考时考生和家长(微博)应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的情况具体分析,其他专家也认为没必要刻意回避红牌专业,但填报志愿时要有前瞻性。
怎么看红牌专业?
红牌专业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
这几年,麦可思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上榜的红黄绿牌专业基本没变化。
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说,大家发现红黄绿牌专业呈现出持续性,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滞后性。现在的红黄绿牌专业的就业情况,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考生扎堆在这些红牌专业上面。
很多红牌专业,报考时它是大热门,比如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报考时,在考生和家长看来,这些专业会是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他们对所报的专业有个预期,但读了三年四年后发现就业情况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报考时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成了就业冷门。一般来说,红牌专业多是开设门槛低、容易开设的专业,可能有几个家长询问学校有没有这个专业,第二年学校就能开起来。
而绿牌专业多是开设门槛比较高的专业,不是一两年就能开起来的。
是否回避红牌专业?
报考要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做判断
考生填报志愿时,是不是要回避红牌专业?
“我们发布的是全国的一个情况。”郭娇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地区性,要了解有些报考热门的专业,它在本省的就业情况怎样;报考时,考生和家长要圈定几所目标院校,具体了解在目标院校拟报考专业的就业情况。
过去的三到四年,红黄牌专业都是报考的大热门,从全国来看是供过于求。
在填报志愿时,家长要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的就业情况做出判断。
麦可思发布的红黄绿牌专业榜,考生、家长和高校都会关注。可能部分考生家长在选专业时,会回避红牌专业,一些高校可能也会在专业招生计划上做出调整,但这是个慢慢调整的过程。
报志愿选专业要有前瞻性
麦可思发布的2012本科就业绿牌专业有
地质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石油工程、
采矿工程、油气运输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审计学。
专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
自动化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焊机技术与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以上专业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报考时,是不是应向这些专业倾斜?
在冷门与热门专业问题上,河南
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徐玉斌建议考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今年很热门的专业,4年后毕业时会成为冷门,难找工作,而现在冷门的专业未来也可能很抢手。”
所以,考生、家长在报志愿时,要有前瞻性,不能盲目,也不必刻意回避某个专业。
河南大学(微博)教科院教授、副院长杨捷说,判断专业是否适合考生的基本标准有两个:兴趣和社会需求。
“如果单单以专业冷热、分数高低来决定考生的志愿填报,既有可能影响志愿的满足,学生也很有可能在入学后因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的期望落差太大而缺乏动力,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没报自己的兴趣专业,大学四年一直徘徊,几乎白上。”
怎么选高校?
高校好不好要看地域和特色
不同高校层次不同、实力不同、社会声誉不同,文化氛围也不尽相同。
那么,一个好高校的标准是什么呢?教育部确定的“985”、“211”高校应该是好学校的典型标准,但是,“985”只有45所高校、“211”也只有122所,满足所有考生读书就学是不可能的。
中原工学院招生处处长苗振青说,判断一个高校好不好,可看两个方面:高校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苗振青认为,高校所处的地域性应是考生选择高校的一个标准,因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对考生的思维、习惯等素质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处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具有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为齐全。
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是考生选择高校的另一个标准。每所高校在办学中都会形成特有的文化历史积淀,身处不同的高校,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是完全不相同的,这就是大学的校园文化,无形的校园文化也会对考生的素质产生影响。
优先选学校还是专业?
高校PK专业,可把专业看重些
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
当高校遭遇专业,考生如何抉择?
苗振青说,高考(微博)分数是考生填报志愿的“话语权”。
在这个“话语权”的掣肘下,考生与家长面对高校和专业时难免会感到难以取舍,无法两全其美。
但不管问题多么复杂,只要有合理的科学思路作依据,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苗振青建议,在一本录取批次,如果考生能就读“985”、“211”之类的顶尖高校,就把选择高校的权重放大一些,把选择专业的权重放小一些。
如果选择一本的其他高校,就将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与办学历史相结合,把选择专业的权重适当放大一些,而把选择高校的权重适当放小一些;对已上一本分数线又无把握就读顶尖高校的考生,如果专业与兴趣、爱好和能力不相匹配,不妨把眼光放在二本录取的高校,就读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而在二本录取批次,考生尽量把专业的选择放在首位。
“在比较高校和专业孰重孰轻时,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批次,宁可把专业看得重一些,才能把职业规划得好一些。”苗振青说。
高考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高考频道......
以上就是安徽: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多个文科专业或成“高危”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