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36所强基计划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
39所强基计划试点大学的招生专业已经公布。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供您参考。
强基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自2020年起由国家实施,旨在选拔那些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最初,这项计划在前36所“一流大学A档”的985高校中进行试点招生。
强基计划的选拔对象主要包括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以及在特定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才。从2020年起,这些高校停止了自主招生,转而采用更加规范的选拔流程。这使得强基计划取代了此前的自主招生方式。
2022年,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强基计划新增了三所985高校:
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总数达到了39所。这39所大学均为中国顶尖大学。
一、强基计划大学的属性
强基计划的39所大学中,教育部直属的有32所,工信部直属4所,军事院校1所,中科院直属1所,民委直属1所。其中,除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等7所外,其余32所均为副部级大学,几乎涵盖了所有副部级建制大学。
二、2022年强基计划大学综合排名
根据2022年校友会排名,北京大学位居39所985大学之首,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三。排名前十的大学还包括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4所强基计划大学跻身全国前30名,兰州大学和重庆大学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32和第34位。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38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第51位,中央民族大学排名第85位。
三、2022年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重点选拔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力学、
基础医学、育种以及历史、
哲学、
古文字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人才。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通常不得转到其他非相关学科专业。该计划聚焦于关键领域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以及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根据自身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根据新形势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
强基计划基于自主招生的经验,采用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照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更注重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考生需对基础学科有兴趣和天赋,并非所有高分学生都适合报考。
大淄博
什么是高校强基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
1. 2023年强基计划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引起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他们希望了解关于“强基计划”以及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相关政策。
2. 高校强基计划旨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或者基础学科优秀,并致力于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的考生。这个计划已经取代了原来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并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
3. 强基计划主要涵盖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学科,以及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它强调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招收数理化、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4. 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将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这个计划非常适合基础学科突出、家庭条件较好的优秀考生报考,为他们提供了优惠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基础学科的建设。
5. 强基计划主要关注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并提供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这对于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希望走科研路线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6.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了支持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发展而设立的一项政策,它允许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收这些地区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7. 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方法和录取分数线由各高校确定,并且通常不低于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高校需要考虑实施区域的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和农村学生的特点,完善招生办法,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8. 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学生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或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并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的学籍并实际就读。
9. 高校专项计划由三部分组成: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承担;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承担;地方专项计划,在我省由
青海大学承担。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