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0:48:22 | 大淄博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慧轿拍、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帆型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河北省
2016年3月5日两会期间,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 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前羡。 此外,为推动教育机会的公平,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高考试卷将统一。
所以,要看你在哪个省,当地的政策是什么样的才可以知道,还是去当地教育局问问吧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新中国早期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等的人生写照。也是我多年前去四川绵阳“两弹城”听到的说法,好多两弹一星的功臣,隐姓埋名把一生献给了国家,自己的子女却疏于照顾,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我也曾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某位功勋说最大的遗憾是子女没有上大学。
应该说我国的烈属在各项优抚政策是有保障的,但更多的体现在经济上,在烈士子女人生发展保障上,力度是可以加强的。中考高考加分本来也是个好事情,但在凭一个界限模糊的“出身血统”就可以加分的政策面前,就显得有点弱了,毕竟两者在遭遇、困境、以及灰色空间、暗箱操作方面,都是天壤之别。
高考这种国家级选拔性考试,优惠政策应该更多地给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的人,而那些靠世袭的出身血统,或者写作文的、跳健美操的可以少给一些,还是让他们在考试中公平竞争吧,或者给一些专业性院校的优惠就可以了。
现在好多地方连留守儿童都有分区包干,烈士子女的发展保障,理应更系统更完善力度更大一些。但是我理解烈士子女加分政策的考虑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保留对烈士子女基础能力考核,如果学习太差,直接到高等学府其实是揠苗助长。一个是尊重烈士子女自己的选择权,指定学校会剥夺选择的权利,如果让他指定学校又过于不公平。
综合下来似乎最合理的办法是,烈士子女高考加最多20分不变,之后他就读的学校顺延增加一个名额。这样多少能保证一个基本的公平,而且也是国家和学校能做到的,毕竟人数不多。所以我觉得政策定的时间能灵活一点,操作能复杂一点,经办人能麻烦一点,社会整体的争论就会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