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09 03:21:11 | 大淄博

今天大淄博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

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

身为农家子弟的唐尚珺深知,读书是他独一的出路,因而他从读初一的时分,就萌发了要考中国科技大学的念头。但是幻想有多饱满,理想就有多骨感,直到他复读的第7个年头,他才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他也终于在教师的劝说下,去学校报到准备开启他的大学之路。可是谁也没想到,他仅在学校里待了两个月就申请退学了,这是怎样回事呢?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公安村一户农民家庭,他是父母的老儿子,在他的上面还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固然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但他的到来更是让本来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而那种穷困的觉得,让唐尚珺从小就有了念念不忘的感受,也让他迫切希望能改动这一穷二白的命运。在唐尚珺读书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问改动命运”,而身边也有不少案例,让他对这句话疑神疑鬼。因而他从读初一时,便十分刻苦勤奋,希望能经过他的努力,考上声名最盛的中国科技大学。

2010年,唐尚珺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可惜这一年他的分数连三本线都没过。绝望之余,父亲还是拿着卖甘蔗的收入,把他送到了南宁一所技校,希望他能学得一无所长,未来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不甘心的唐尚珺,却瞒着家人办理了退学手续,他用退回来的学费在钦州一所高中报了高三复读班。

2011年,唐尚珺再次走入高考考场。这次他的分数高于三本几非常,他被一所民办本科学校录取了。看着本人的进步,唐尚珺颇有些遭到鼓舞,于是他选择了再次复读。

2012年,唐尚珺的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于是他决议继续复读。

2013年,唐尚珺的高考分数线高过二本线几非常,可惜由于他意愿没有填好,他没看上录取他的学校,所以他又选择了复读。

2014年,唐尚珺的高考分数过了一本线,他收到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唐尚珺一心想考中科大,所以他放弃了。

2015年,唐尚珺考上了既是985又是211的吉林大学,但他不肯承受调剂的专业,所以再次放弃了。

2016年,唐尚珺考出了他历年来最好的高考成果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此时的唐尚珺曾经28岁了,他的教师劝他一定要去读,不要再把时间用在复读上面了。毕竟学校和学校的差异不是特别大,除非是清华大学和钦州学院。唐尚珺也遵从了教师的劝说,他的心里也为能给父母一个交代而快乐。由于他这些年的复读都是瞒着父母的,在父母面前,他说了谎。

那是唐尚珺复读的第5年。

唐尚珺回家过春节的时分,对父母说,他曾经从技校毕业了,而且还找到了工作,不过工资不高。

说完他还拿出复读时攒下来的500块钱递给母亲,通知母亲这钱都是他挣来的。虽然给得不多,但母亲非常欣喜,觉得他懂事了,还快乐地劝他早些找个女朋友结婚。

父亲听说后也很快乐,毕竟在这之前为了抚育5个孩子,不断在地里忙活,主要靠种甘蔗维护生计。而种植甘蔗虽然辛劳却收益不高,这些年里,他不敢乱花一分钱,哪怕是给房子四周修一条排水沟,他也只能一拖再拖地凑合着。

那年,父亲听说唐尚珺参与工作了,有种如释重负的觉得。所以在那年春节,他便开端修排水沟。

其实,唐尚珺复读的那些年里,除了生活费的开支,关于他这种复读生来说,学校都不会再收钱。学校常常按上一年复读生的高考成果,定出了过了一本线每月还能拿300块钱补贴的政策,同时超越一分按2块5角钱补助。所以,唐尚珺每个月能得到400多块钱的补助,对他来说,这足够他的生活开支了。

拿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家,对唐尚珺来说,似乎终于有了面对父母的底气。当他向父母坦白,他这些年来并没有工作,而是不断在复读时,父母固然没有责怪他,但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悲喜。直到他把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后,两位老人的脸上,才不谋而合地绽放出了笑容。他们以为能读一所好大学,意味着儿子未来就能走出乡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看着父母年迈的身影、斑白的头发,唐尚珺在去学校报到前,特意带父母去北京玩了一趟。这是他带着父母第一次出远门。他带着父母去爬长城,在天安门前合影,又吃了北京全聚德的烤鸭,还特意带着父母去看了本人将要就读的大学。父母十分快乐,他们觉得儿子能到北京读书,他们觉得挺自豪的。

2016年9月,唐尚珺办了入学手续和助学贷款,开端了他的大学重生活。他不只要学习,还要勤工俭学,为本人的生活费奔忙,不过他心里是快乐的。

但是,就在这时,唐尚珺的父亲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且是晚期。唐尚珺得知音讯后,悲哀不已,此时的他,觉得比起亲情来,什么都是浮云。正好钦州一所高中在报纸上打招生广告,以他的条件去该校复读,学校会立即奖励2万块钱。关于家境贫穷的他而言,这真实让他有些心动。所以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再次回到了高中复读,而奖励他的2万块钱,则被他拿去作为父亲化疗的医药费了。可惜,父亲仅捱了一年,还是放手人寰了。

由于父亲逝世的缘故,唐尚珺在2017年的考场上没能发挥好,他只考了570分,所以他决议继续复读。

2018年,唐尚珺考了619分,但由于不是他幻想的中科大,所以他再次放弃了。

2019年,唐尚珺考了646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不过此时他似乎下定了非中科大不读的执念,所以他再次选择了复读。

往常曾经2021年,唐尚珺仍然还在高三复读班刻苦学习。而他当年的那些同窗,大多都曾经成家立业,唯有他还因一线执念,仍然不肯分开高三复读班。

唐尚珺曾对记者说,他曾经很置信“学问改动命运”这句话,但如今他觉得他可能误解了这句话。虽然不少人责备唐尚珺自私,以为他应该早在考上西南政法大学时,就该去读书,假如那时分去读了,后来考个公务员,也一样能改动命运。再说,考上大学,还能继续经过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讨生,那也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生活留给唐尚珺这样的农家子弟的出路真实是太少,以致于他很执念于非名牌大学不读。特别是在父亲逝世后,他的年岁也曾经是高三复读班里为难的大龄青年后,他不光是想要考一所好大学的问题,而是他这样的年岁,又没有像样的文凭,他到社会上又能靠什么来立足的问题。或许,关于唐尚珺来说,不时地复读,只是他逃避社会的一种行为而已。

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

参加过10次高考,屡次放弃上大学的机会,33岁的唐尚珺近况如何?

中国有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是只要我们认准一个目标,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终有一天会取得胜利。

这句话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如果目标定得过高,你越是努力结果会越糟。

唐尚珺就是这样一个“认死理”的人,他参加过10次高考,他屡次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的经历让人唏嘘。

1 农村小伙家境贫寒,怀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刻苦读书

唐尚珺是广西防城港市公安村的村民,他们家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父母仅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他们家穷到什么样子呢?住在城市里的人难以想象。

家里唯一的家电是一台旧电视,家人几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是现实版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因为没有洗衣机,他们要挑着扁担到离家很远的河里去洗,那段土路崎岖难走,黄沙漫天,每走一次都一身尘土。

父亲长年累月在地里劳作,他一天都不敢休息,就连大年初一他也在地里忙着收甘蔗,这是一家人维持生计的根本。

唐尚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有3个姐姐1个哥哥,他的出生并没有让父母感到开心,反而把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拉低了一个档次。

从小唐尚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他亲眼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也亲历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煎熬,他想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直到上学后他才逐渐看到希望。

学校的老师经常向孩子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别的孩子没有把老师的话当回事,这个观念却在唐尚珺的心里生根发芽。

他认真学习,努力读书,希望有一天能鲤鱼跳龙门,走出农村,到更广阔的世界开拓视野,成就一番事业。

2 非中国科技大学不上,屡次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唐尚珺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对于学习他很有底气,从初中起他就坚定信念,非中国科技大学不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发挥失常,连三本线都没过,他只考上当地一所技校。他不甘心,他背着家人办理了退学手续,他拿着退回来的学费回到高中复读。

第二年他的高考成绩高出三本线30多分,他被一所本科院校录取,他没有去学校报道,而是继续选择复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陷入“复读—高考—复读”的怪圈,他的高考成绩越来越好,很多不错的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但是他不为所动,他一而再再而三选择放弃,他坚定信念,一定要考上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2016年是唐尚珺的高光时刻,那一年他的高考成绩是625分,他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他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回家,他的心情格外复杂。

这些年来一直骗家里人说他已经参加工作了,实际上他自始至终都在复读,当他把实情告诉父母,母亲端详着通知书说:“瞒着我不怪你,我还是开开心心的。父母都希望儿子有出息。”

父亲没有多说话,因为他被确诊患上肺癌,医生说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时唐尚珺突然觉得考上什么大学不重要,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在父母和家人的鼓励下唐尚珺到中国政法大学报道,两个月后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当地一所高中承诺只要他去复读,学校会给他两万块钱奖励。

唐尚珺拿着这笔钱为父亲治病,原本几个月的生命延长到23个月,能为父亲延长生命或许是唐尚珺最欣慰的事情吧。

3 同龄人早就结婚生子,他仍然在复读的路上奔波

父亲去世后唐尚珺没有参加工作,他继续参加高考,他为了实现他的大学梦做着不懈的努力。

2018年他考了619分,2019年他考了646分,这样的成绩完全可以报考很多国内重点大学,但是他一定要上中国科技大学,他一次又一次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今年唐尚珺第11次参加高考,再有一个多月唐尚珺就要再次进入考场,向中国科技大学发起进攻,无论结果如何他的行为都让人既揪心又痛心。

现在他33岁,同龄人早就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着精彩纷呈的日子,享受着人生的幸福快乐,他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持续奋斗了10多年,即使他真的如愿以偿地考上中科大,那又如何呢?

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唐尚珺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用在复读上,有人说他为了梦想努力打拼,他的做法值得肯定。也有人说他一次次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的做法过于偏执,更有人直言不讳地说他亲手毁了自己的人生。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说的是,人不能仅仅为了自己而活,还要考虑家人和亲人的感受,坚持梦想固然好,这种坚持如果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成了别人的累赘,这种行为无疑是害人害己。

唐尚珺的父母把他养大很不容易,他没有早一点成家立业向父母尽孝,并想办法回报父母,反而陷入想考重点大学的怪圈里不可自拔,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也是逃避社会的行为,即便最终他实现了目标,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你认可唐尚珺的做法吗?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

高考丁字户唐尚珺今年高考成绩

高考丁字户唐尚珺今年高考成绩是:594分。

拓展资料如下:

1.高考的起源及发展

高考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但真正普及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高考的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首次改革是在1977年,引入了国家统一考试制度。1990年代以来,高考逐渐从知识考试向能力考察转变。

2.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高考作为大学招生考试,对中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优化。

3.高考的争议及改革

高考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分数线划定、公平性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考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4.高考的国际比较

高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考试,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着类似的大学招生考试。与国外的入学考试相比,高考的内容相对固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高考正在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5.高考与职业教育

高考对职业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应该通过改革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6.高考的未来展望

高考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高考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高考还可以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其效率和公正性。

7.高考对学生的影响

高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考试,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高考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考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人生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大淄博

以上就是大淄博整理的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已高考11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都不去读的唐尚珺,想干什么?”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