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4:48 | 大淄博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

大学竞争力排名,谁的排名更高?

从大学竞争力排名情况来看,排名更高的当然要数清华北大,清华北大是我国两所最知名的高等学府,竞争力强,综合实力也赶超国内其他普通的高校,除了清华北大以外,浙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竞争力也是很强的,排名也很靠前,仅次于清华北大之后。下面,小匠老师就跟大家来介绍一下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的前3所大学。

第一所: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和211大学,也是“双一流”A类大学,在我国清华大学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许多考生梦想考入了一所高等学府,在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上,清华大学位居第一。不管是在师资水平,还是在生源质量和学科、专业实力上,清华大学的竞争力都非常突出,赶超国内多所高校。

清华大学直属教育部,是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以及亚洲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清华大学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可追溯到1911年所创办的清华学堂,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华大学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成为了闻名国内外的一所实力强悍的高校。清华大学的学科实力主要集中在工科上,工科实力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第二所:北京大学

在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位居第2名。北大也是我国一所非常知名的重点大学之一,北大也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也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大学也成为了一所文理学科非常突出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开设了120多门本科专业,拥有4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另外还拥有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2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的整体学科实力也非常突出,其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均是A+学科。

第三所: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在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上的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这个近些年来发展非常迅猛,不断在加强学科创新,成为了我国拥有A类学科数量最多的一所重点高校,浙江大学除了强大的学科建设实力以外,其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也是非常好的,综合竞争实力也非常突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

网友一:

其实好的2A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但真正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资源和好学校相比确实有差距。教育资源分配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国家的教育资金会大量的往985、211学校砸,甚至达到对一个名校直接拨款几千万。仅仅为了能引进一名好的教师,学校就能提供补贴几十万,叫一些爹不亲娘不爱的2A学校无路可去,只能自己到处拉赞助,维持学校运营。所以很多2A的学生我相信,如果叫他们再重来一次,他们一定会拼了命的往名校考的。因为这个社会对于普通大学是不偏爱的,别说就业了,就单说争取一个实习机会,人家都明确写着985、211学生,叫普通大学的学生真真是心里不舒服,那一刻真的是体会到自卑感的。所以你就记住,能考多好就往多好考,只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网友二:

社会上确实有看重本科出身情况。我的母校是985,系主任直说过,学校校长要求各系录取的研究生必须是985院校的本科,211都不行,我知道有些二本学校前两年引进教师也是要求211院校毕业的才行。这是院校歧视!但是没办法,招聘和招生的人并不能充分了解一个考生,在“生多又名额有限”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希望用高考来多一重把关。虽然985,211不见得都出来好学生,二三本不见得出不来牛人,但是在概率上,用人单位更愿意现实一些,不会去充满浪漫的期望。

网友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的是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在毕业季的校园招聘中去看一看,在不同的学校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去,这算是比较犀利或者最直接的回答了吧!我们会看到在清华:国内/国际最好的企业会在哪里设招聘点,筛选他们合适的人才。但是在一般的普通院校出现都是地方的企业,在一些技术类院校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蓝领、基层员工的招聘,这就是最直接的区别。我们不能说毕业之后进入大企业工作就是成功,就是读大学的成功,但是这代表了我们很多人努力进入好大学的最原始的初衷(或者说父母最原始的初衷),去好大学、找好工作、去好单位、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发展。

网友四:

其实985,211名校和非名校之间还有一个最大的差距就是眼界。当你为自己的毕业证书发愁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拿到了保研名额,还在考虑是留在国内好还是国外好;当你还在想一个事物的原理的时候,人家旁边的学界泰斗正在指导这最新要发表的论文;当你发现你的梦想是月薪1W的时候,人家可能在想改进的技术会使十几亿人收益;其实最可能的是当你身边都是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人的时候,你想自己创业或者是做点事情的时候你需要的是比别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因为你知道最新的牛津英语词典里新收录的词叫“guanxi”。

也许你还没上大学还不懂这种被“阶级化”的无力感,也许你也会吐槽这种令人厌恶的体制,但没办法,我们只有先站到体制的顶端,才能得到真正的话语权。所以我说,用三年的时间,换一个机会,真的,挺值得。如果你已经上了大学就去做一些真正热爱的事,去做到最好,用这个来换取机会。如果你毕业了那不要忘记时长去提升自己。

网友五:

因为985,211学费低,便于申请助学贷款,与此同时有最好的师资力量,可以接触更有素质的人,获取一般人得不到的社会资源。这些除了名校外,基本是接触不到的。而当你拥有这些,成功自然会随你而来。我所谓的成功不一定非是多么大富大贵,至少小康不成问题。而作为全国目前最公平的选拔制度,高考成绩也会成为衡量你自身能力的标尺。因此,你的本科学校基本决定了你的就业,也因此基本上决定了你踏入社会的开端。虽然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迟,但好的开局总是更有优势不是吗?

至于二本三本专科,读也有用会给你一个文凭,去参加公务员事业编的考试。但是去企业应聘的话,和高中毕业的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大学只分两种,重点大学和其他。所以如果考不上名校,去什么大学读书差别真的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拼尽全力考985,211。

网友六:

每每听人说上学没啥用,谁谁谁初中毕业,现在都成大老板了之类的话,感觉真的是好笑。大学,或是好的大学是提供了一个更容易成功的平台,比如初中毕业闯社会可能会有10%的成才率,但大学毕业可能会有40、50,至于985、211就可能是60、70。而且,现在的社会比较浮夸,判断一个人是否成材,论的大多数是财产,可是事实上,同样收入20w一年,明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过的精彩多了,世面是个很重要的东西,钱换不来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

广东大学排行榜出炉了!中山大学排第几?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领先于多个省份,另外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非常快速,广东省内拥有多所知名的高校,比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不仅满足了省内考生的报考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省外考生的报考需求,广东省内的多所重点大学也是许多北方地区的考生想要考上的高等学府。

各位考生请看过来,广东地区的高校排行榜已经出炉了,其中排名第一的并不是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稳居第一。

中山大学

No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广东省内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这所高校的实力不可低估,中山大学也可以说是广东省最难考的一所重点高校,凭借着突出的专业和学科实力,中山大学吸引着许多高考生报考。

根据教育部最新所发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山大学有多个被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生态学工商管理这两门学科更是获得了A+等级,另外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实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均是A类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

No2:华南理工大学

根据广东地区的高校排行榜,排名第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可以说是广东省最知名的一所理工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也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也是一所“双一流”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作为一所理工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科实力也主要体现在理工类学科上,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华南理工大学同样也是有多个学科被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这一门学科被评选为A+学科,另外,华南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均是A类学科。

排名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之后的高校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

高考生 大淄博

要如何才能够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呢?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考取难度是非常高的,只有成绩优异的高考学霸才有希望能够考上。

想要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大学或者是211高校,学生就应该要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面,要懂得给自己设定学习的目标,这样学习起来才能更有动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同时也要善于总结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互动话题:对于广东地区的高校排名情况,你们是否认可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选择211.985的大学?”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